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:康鵬)程齊,從警21年,現(xiàn)任天元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。
他先后在蘆淞、董家段、荷塘、天元分局工作,歷練過刑偵、禁毒、紀檢、派出所等警種崗位,四次榮立個人三等功。
他憑借著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和穩(wěn)扎穩(wěn)打的業(yè)務能力,干一行愛一行,在每一個崗位都能熠熠生輝、綻放光彩。
程齊有一本紙張泛黃的《中國共產黨章程》,這本已有六十六年的黨章是延續(xù)六十六年的紅色傳承承載著程齊的初心,見證著他的成長提醒著、催促著、激勵著他向前,向前!
1998年3月,我從公安院校即將畢業(yè),去探望我的外公——一位解放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老同志。老爺子問我在學校入黨了沒有?我說還沒呢,不著急。他把我叫到臥室,從桌子的抽屜里找出一本殷紅的小冊子,鄭重的塞到我手里,還用力推了推。我接過一看,是一本繁體字的《中國共產黨章程》,小冊子已經發(fā)黃,還是左開頁豎排版的,明顯年代十分久遠,但卻保存完整。外公年紀大了,嚴重耳背,平時話很少,但我在他手中接過這本“沉甸甸”的黨章時,從他一臉嚴肅的表情中,讀出了這本黨章的非同尋常。我打開黨章,這是一本1945年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,當看到1955年的印刷日期,我仿佛明白了什么,問外公:“這是您當年入黨時的黨章嗎?”外公點了點頭,拍了拍我的肩膀,說:“快參加工作了,就是黨的人,要好好干,爭取早日入黨。”我知道他聽力不好,用力點了點頭,然后鄭重的用鉛筆在黨章扉頁上記錄下了這個日子——1998年3月21日,帶回家中小心保存。
外公是湖北人,1949年隨著湖南的解放,就扎根在了這片熱土,參與了株洲市工業(yè)體系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的建設,見證了株洲從小鎮(zhèn)到繁華的城市的每一步變化。每當看到這本黨章,我仿佛看到青年時的外公為把株洲建設成為重工業(yè)基地揮汗如雨、在昏黃的小油燈下仔細閱讀黨章、在鮮紅的黨旗下宣誓的場景……
2000年,我參加公安工作后,積極努力向黨組織靠攏,于2005年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作為孫輩中第一個入黨的,我把喜訊告訴了外公,他笑瞇瞇的,啥也沒說,還是拍了拍我的肩膀。可我知道,這已經是他對我莫大的贊許了。
時光飛逝,外公漸漸老去,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,先后多次入院治療。我在陪護的時候,問他:“您是離休干部,醫(yī)療費用都是公費,為啥不一直住在醫(yī)院里?這醫(yī)療條件可比家里好多了。”外公盯著我,半天才說一句:“國家不富裕,身體好點就辦出院,不要給國家添麻煩,別亂花國家的錢了?!?010年,外公永遠的離開了。他用自己最后的時光,給我又上了一堂永世難忘的黨課。
這本封面被蟲蛀過、紙頁泛黃有六十六年歷史的黨章,傳承到了我的手里也已經二十三年了,它見證了老一輩人堅定不移的黨性、也注視著我從一個初出校園的愣頭青成長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。從外公身上,我看到了建國初那一代黨員的堅守與擔當、責任與奉獻,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、需要傳承的初心。黨章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修改了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卻是永遠不變的。
紅色家風需要傳承,這本老黨章的故事,我還要說給我的孩子聽,繼續(xù)照亮我們前行的路。
責編:劉惠明
來源:法制周報